这个5月,中国队将在澳大利亚黄金海岸向着BWF苏迪曼杯创纪录的第11冠发起冲击。从1989年苏杯开赛以来,本次的卫冕冠军中国队仅让冠军旁落过4次(韩国队3次获得冠军,印度尼西亚队1次获得冠军)。这14届苏迪曼杯不但见证了国羽的起起伏伏,还让我们看到了谌龙的崛起,还有傅海峰的坚守......赛事的历史虽然不算久远,但每一届都有令人难忘的故事。苏迪曼杯在即,我们就通过数字回顾国羽的苏迪曼杯参赛史。
1995年的第4届苏迪曼杯中,中国队出战的均为年轻队员,队员们本着以锻炼的目的参赛,而正是他们为中国首夺苏迪曼杯。
1997年的决赛,中国队以5-0横扫韩国队,这是苏杯决赛首次出现如此悬殊的比分。
2003年,国羽在苏迪曼杯决赛中以1-3不敌韩国,结束了四连胜。在这届比赛中,中国队有6人是第一次踏上苏杯的战场,而韩国队不但有表现抢眼的李铉一,还很好的保持了他们在混双和男双上的优势,成就了韩国队在苏迪曼杯中的第三冠。
2011年苏迪曼杯来到了青岛,赛前国羽公布的出征比赛的大名单中林丹连续4届担当头号男单,而女单派出了世界前三,这样的阵容被媒体认为是“最稳定的得分点”。但在比赛中,世界第一王适娴意外不敌德国人申克,“外战女皇”汪鑫在与印度人内瓦尔的比赛中折戟,这是1999年后女单在苏迪曼杯赛场上的第一次惨败。
2013年苏迪曼杯上,谌龙5次出战全部以2-0取胜,是国羽历史上首位第1次上场参加苏迪曼杯就从头打到尾,并且全部以2-0获胜的选手。
由于林丹没有参加这次苏迪曼杯,挑起男单大梁的谌龙备受好评,被认为“以超出年龄的老成和稳定弥补了羽坛真空”,还预测羽坛将迎来“超级龙”时代。
2015年苏迪曼杯开赛前,国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,在男双、女单项目中竞争最为激烈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那届比赛是35岁的蔡赟连续第7次出战苏杯,他也是队里的定海神针。
2015年的苏迪曼杯被认为是“国羽面对的20年来最难打的局面”。下定论的正是当年豪言要打败所有队伍的总教练李永波。当时国羽在女单和男双方面双双走低,但最后国羽还是如愿拿到了第10次冠军。